找到相关内容3468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永明延寿禅师的唯心净土与指方立相

    回答实际上就是道破了,若不发慧见真、亲证诸法实相,是无缘得生唯心净土的。   那么,发慧见真、亲证诸法实相、得生唯心净土,是怎样一种境界呢?   对此,延寿引用了《如来不思议境界经》,来做进一步的...

    杨笑天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481578557.html
  • 探究少林“CEO”释永信商业化非常“修炼”

    ,那可算颇为深湛的禅定功夫。坐禅时是否要关手机?记者无缘得见,不好猜测。还有些关于他的“小神通”的故事也只可权作故事听。   至于武功,有的说他深不可测,也有的说他一招不会,真实情况是年轻时专心练过...

    何伊凡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483378591.html
  • 石头希迁大师参同契心要论

    为成所作智(为佛成功所作一切普利众生的智慧),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(为佛观察诸法及一切众生根器而应予药与转凡成圣的智慧),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(无我平等,对一切众生起无缘大悲的智慧),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(...

    曾琦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483778600.html
  • 和谐社会与佛学——论建立“强伦理模式”普世伦理

    ,社会个体如果热衷于追求自我与个人享乐,忽视他人需求和伦理道德的约束,沉迷于生理需要这类低层次追求,而无缘高尚情操带给心身的愉悦,就会导致整个社会伦理道德的浑乱和人性的迷失。   追求自我与本位主义...

    青云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590778802.html
  • 佛学问答——惟贤长老答

    就是对众生大悲,起无缘大慈、同体大悲之心,一心度众生,一心行方便,这样子来生心。不是说,我贪图这样、贪图那样来生心,那是不行的,不是那个意思。“应无所住”的“心”是唯心的本体,真心的本体。 六祖大师在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264878881.html
  • 简明西藏密宗喇嘛教史(1)

    黑白两云,任何一种云都是障蔽天空的,须都不作意,由任何也不思想而完全解脱生死轮回。任何也不作意、不加分别、不去观察,即是‘无缘’,这与一时顿入十地无异。”又说:“修十度的十行法,是佛为下根人宣说的法门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594278976.html
  • 佛经启悟法

    及时行乐,尽情享受呢?还是悲观厌世,追求解脱?我们是努力进取,发奋创造呢?还是凭天由命,得过且过呢?   再进一步说,生命由何而来,往何而去?生命的价值何在?意义又何在?难道说一个人竟是无缘无故的生...

    悟实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1241979018.html
  • 龙树菩萨所述的极乐净土义

    由此可见,古代印度就有往生西方净土故事的流传;而当时认为:阿弥陀佛临终来迎的原因,是“诵《阿弥陀佛经》,故见佛自来”。   (二) 诸佛功德平等   《观无量寿经》说:“佛心者,大慈悲是;以无缘慈...

    温金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1243879035.html
  • 人本佛教是新世纪中国佛教的一面旗帜

    句话:“勿忘世上苦人多。”   但是佛教团体不是单纯的社会慈善机构,“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”,是佛教善业功德的一部分,也是明心见性,体验无常无我的一部分。佛教主张在六度之中以般若智慧为第一,就要...

    王志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455079436.html
  • 如何修持心经

    、识,都是空的。而这五蕴是如何的空法呢?   首先我们要思惟“色不异空”,一切色蕴都是空的;虽然色蕴都是空的,但“有因有缘世间集,无因无缘世间灭”。...他是无缘大悲,无缘大慈者,能够不断的寻求一切功德,而不执著功德,精勤精进。这一点,我们确然不可忘。   所以,这里面有二义:一是对一般凡夫众生的不断呼吁;二是给我们最后的示现,即了知那样伟大的见、行、...

    洪启嵩

    心经|般若|智慧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5/22281379541.html